高中三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点击数:756 | 发布时间:2025-02-04 | 来源:www.lmjiu.com

    第I卷
    1、在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需要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24年12月27日,国内油价迎来了“十一连跌”。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图中能反映油价下跌对汽车消费产生的影响的是
    2.2024年11月30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存款保险条例》,面向社会公开征求建议。存款保险是指存款银行交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当个别存款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用存款保险基金根据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准时偿付。实行存款保险
    ①有益于维护金融铁序,保护存款人权益 ②会致使储蓄存款利率的减少
    ③会加重商业银行负担,不利于金融业进步④表明储蓄存款也是有风险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最近,受多种原因影响,一些乳品加工企业停收限收生鲜乳,部分区域出现 “卖奶难”问题。2024年1月7日,农业部下发《关于协调处置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公告》,需要各级农牧部门竭尽全力协调处置“卖奶难”问题。这一举措表明
    A.政府运用行政方法进行宏观调控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用途
    C.政府运使用方法律方法进行宏观调控 D.消费对生产有着要紧的反用途
    4.2024年,国内将初次统一提升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低标准。同时,企业退休职员 基本养老金继续上调,迎来“十一连增”。这种调整
    ①是通过再分配调节机制促进社会公平②有益于使进步成就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③意味着资源的节省和社会财富的增加④是国内达成社会公平的根本保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自2024年9月1日至2024年底,国内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纯电动与符合条件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汽车购置税。对于这项举措及其影响,下列传导顺序正确的是
    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刺激消费需要③积极的财政政策④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6.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重点推行“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进步、长江经济带三大策略。推行三大策略有益于
    ①优化经济空间布局,拓展经济进步空间 ②发挥地区经济优势,主导世界市场进步③地区内要点有序流动,达成资源优化配置 ④平衡地区内各国经济进步,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据农业 部消息,国内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策略,马铃薯将成为稻米、小麦、玉米以外又一主粮。预计到2024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这有益于
    ①保障国内粮食安全②提升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③推进城乡进步一体化④促进农业转方法、调结构,达成可持续进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中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得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健全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这表明
    ①国内政府的职能遭到了制约②公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③国内的人民民主具备真实性④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某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主动适应经济新正常状态,展示新作为,充分发挥人大在推进经济社会进步中有哪些用途。为更好地发挥用途,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人大代表认真行使提案权、质询权
    B.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认真行使监督权
    C.人民代表大会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权
    D.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人大代表,更好代表人民的利益
    10.2024年9月28日29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指出,做好民族工作重点的是搞好民族团结。为此,大家需要
    ①把搞好民族团结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②坚持和健全民族地区自治规范,凝聚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③紧紧围绕全方位建成小康社会目的,支持民族区域加快经济社会进步④消除民族差别,打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亚洲相互协作与信赖手段会议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2024年国内主办的两大国际盛会。中国在亚信峰会上初次讲解了亚洲安全观,遭到广泛认可;在APEC会议上初次讲解了亚太梦想要紧理念,在亚太合作进程中留下了深刻历史印记。这样来看
    ①和平与进步是当今年代的主题 ②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③中国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用途 ④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进步理念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近年来,国内不断加强反腐力度,用规范形成对权力的有效制约,筑牢法治“篱笆”;坚持对腐败“零容忍”,不论何人,只须有贪腐,都依法严肃处置。这表明
    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重点是完善法制②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遭到法律制裁③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策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2024年1月14日,国家公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议》,需要给人民群众提供“对路子”的公共文化服务。这有益于
    ①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②提升群众分辨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③进步公益两性教育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④促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4年,山东在传承和弘扬出色传统文化领城举措不断、闪光点频频,这一态势在2024年将被延续。回答14~15题。
    14.山东“文化传承阐进步示工程”顺利推行,已编撰出版古籍保护成就28种50册,启动出版《山东儒学文献珍本丛刊》《孟子文献集成》《儒学与艺术学论丛》等一批文化典籍和学术专著。这一工程的推行
    ①有益于传承中华文明 ②有益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能够帮助筑牢文化革新的根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2024年1月14日,山东文化厅正式印发《传承弘扬出色传统文化十大行动》,旨在大力弘扬中华出色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大力弘扬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是由于它
    A.具备相对稳定性 B.是民族存活和进步的精神纽带
    C.是中华民族之魂 D.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16.安徽金寨县在率先推行村级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第一,突出思想引领、道德教化、乡风培育和文化熏陶。这表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A.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基本内容
    B.是进步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C.是与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就相承接的
    D.应渐渐融入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
    17.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静工作座谈会要紧讲话精神,2024年12月5日,文化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暨2024年元旦、新年期间“文化下乡”活动在京启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依据是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革新的源泉和动力②兴盛文化是文化革新的根本目的③文静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④进步先进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从殷商至春秋战国,天人关系成为当时思想范围中的最重要问题,形成像“类”“象”等观念,由此进步为阴阳、道、命、数、气等哲学理念。这说明
    A.哲学来自于大家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考虑
    B.哲学是世界观和办法论的有机统一
    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D.古时候朴素唯物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19.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引用古语“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下列与“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毫厘之差,或致弊于寰海②致治在于任贤,兴国在于务农 ③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④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A.①② B.② ③ C.③④ D.①④
    首届世界网络大会于2024年11月19 日开幕,来自近100个国家和区域的1000余位全球网络领头羊齐聚浙江乌镇。回答20~21题。
    20.1994年4月20日,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网络,中国信息互联年代从此开启。历经2024年,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互联网大国。这主要说明
    A.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要遵循客观规律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和无条件的
    C.联系构成运动,引起事物变化和进步
    D.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21.当今年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深化,网络日益成为革新驱动进步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大家的生产生活,有力推进着社会的进步。这说明革新
    ①推进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②是生产关系和社会规范变革的决定力量③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④是社会进步和变革的先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右图漫画给大家的哲学启示是
    ①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进步方向
    ②矛盾双方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想问题办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 事物进步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学家布雷特和惠勒 1934年提出,假如让两个光子通过撞击结合在一块,大概变成物质,形成电子和正电子——这是简单的“光变物质”办法。回答23~24题。
    23.布雷特和惠勒初次提出这一理论时,虽然所有物理学家都相信它是真的,而且听起来也非常简单,但要想实验证明却很不简单。这是由于
    A.世界上没不可认识之物 B.规律发挥用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人类实践受主客观条件制约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规范
    24.2024年,科学家宣布确实找到了借助现有技术即可验证这一理论的简单办法。从哲学上看,“光变物质”的首要条件是
    A.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B.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C.坚持实践的社会性 D.尊重理论的科学性
    第Ⅱ卷
    2、共4小题,共52分。
    25.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延续中华文脉、守护精神家园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山东在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对风筝、年画、剪纸、核雕、泥塑等可以产生经济效益、通过市场开发能更好存续的项目采取生产性保护,激起非遗传承的生命力;通过举办重大节会,提高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可感和自豪感,促进民间文化的保护和挖掘;积极组织民间艺人参加全国各类展览、展演活动,通过技艺展示提高他们的自信,扩大他们的社会干扰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常识,剖析山东的做法对文化建设的启示。
    26.国务院常务会议是国务院现行的法定会议之一,讨论决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历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来看,本届政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加法运算”:对民间资本的看重程度不断加码;愈加看重小微企业的进步;增加就业职位,拓宽就业途径和鼓励创业 ;加强对以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支持。同时。还做好“减法运算”:逐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通过降低税费给企业松绑。被媒体形象地称为“经济加减法”。
    结合材料一,说明本届政府适合运用“经济加减法”的经济生活依据。
    材料二 2024年1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审批“沉疴”,着力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行为。一是推行“一口受理”,不让地方、企业和群众摸不清门、跑累了腿;二是实行“办理”,预防审批事情久拖不决;三是严格“规范办理”,严禁擅自抬高或减少审批门槛;四是坚持“透明办理”,杜绝暗箱操作;五是推进“在线办理”,用便捷、高效、透明的行政审批塑造政府服务品牌。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常识,剖析说明国内政府是怎么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
    27.“郡县治,天下安”,中国自秦代推行郡县制2000多年来,县级一直就是国家治理结构的一个要紧层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2024年11月起,中央党校举办县委书记研修班,计划到2024年底将全国县委书记轮训一遍。举办研修班的目的,主如果对县委书记进行系统理论培训和党性爱文化,引导他们用党的新理论成就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党的有关常识,剖析举办县委书记研修班是什么原因。
    材料二 2024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强调,县级政权所承担的责任愈加大,特别是在全方位建成小康社会、全方位深化改革、全方位依法治国、全方位从严治党进程中起着要紧用途。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一直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常识,谈谈县委书记应怎么样落实“四有”需要。
    28.技 术市场是连接科技与经济的桥梁。2024年12月23日,全国技术市场30周年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依据材料一,概括国内技术市场进步的特征 ,并剖析大力进步技术市场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 30年来,国内技术买卖市场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其用途的发挥还很有限。长期以来,技术市场进步缺少投入, 基础建设紧急滞后,不少地方都在做些雷同的事情。针对这类不足,国家正在进行新的顶层设计,并积极推进有关法律的修订,有关部门也在进行科研单位科技成就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工作。
    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常识,谈谈应怎么样推进国内技术市场的健康进步。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